1
滚动资讯
当前位置:中国港口 > 会员天地 > 会员天地 > 正文
广州港“三大体系”严防港口境外疫情输入 助力湾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来源:广州港集团    作者:陈小舟     2020/4/23 9:43:00

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型传播的形势日趋严峻,港口是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的重点。广州港集团全方位严把关口,联合口岸、船公司、港务局等部门形成疫情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在国际班轮航线港口装卸作业及国际船员管理上严防死守,隔断遏制新疫情输入的风险,实现“零疫情、畅物流”,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强化统筹安排,着力构建全链条联防联控体系

出台《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国际航线货轮及国际船员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将来港作业的国际航线货轮划分高、中、低3个风险船舶等级。设立“集团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水路输入发热、疑似、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对接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广州海事局、市港务局,建立水路口岸防控疫情输入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防疫合力。广州港在2月底开始,仅用13天就完成了广州市第一间国际船员入境检疫用的医学筛查室、医学排查室和检疫隔离室,截止到4月初,共对200多名船员进行了“三查”,对40多名下船船员进行了“三排”,牢牢织好境外防疫防护网。

强化船岸管理,打造进出港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

对进港的国际航线货轮进行14日内挂靠港口、国际船员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的收集、报告,禁止体温超过37.3℃的人员进入港口。针对高风险船舶召开“船前会”,提前制定接卸方案。船舶靠港期间,向船方派发《告船长书》,明确在港期防控要求。加强装卸、调度等港方人员自我防护,在防疫物品佩戴齐全后上船作业后不得进入船上生活区域,利用电话、微信、网络视频等方式沟通联系和部署工作,减少与船方人员接触。装卸作业过程中,确保告示牌、警戒线等隔离措施到位;一线人员配备充足齐全的一次性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疫情防护用品;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严格执行船岸人员不直接接触、船员不上岸等防控措施。船舶离港时,再次核实船员体温状况,对下船后的指导员全身喷洒消毒,做好离泊后作业区域的消毒工作,形成船舶进出港作业前后全程闭环式管理。目前,广州港集团共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59条,外贸航线114条。一季度集团完成外轮作业1211艘次、8291拖轮艘次,实现海上对外防疫最前沿的“零输入、零感染、零报告”。

制定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体系

把防范境外输入作为当前防控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作业现场管理监督,确保隐患排查到位;强化日常巡查、抽查,确保疫情防控、安全作业、指挥调度、业务联系“四个到位”。发现作业船员出现发烧、咳嗽等异常情况,采取严格的船岸隔离措施,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排查、隔离。如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停止与该轮有关的生产作业,关闭船岸通道,禁止人员上下船。及时向船代、船方了解相关情况,并将相关情况上报海关、港务等政府部门,按照政府部门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对疑似感染人员临时留观室、转运船艇、车辆等进行全面消毒。定期开展防疫演练,检验港区防控外籍船舶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措施的执行情况。演练过程中,作业人员根据应急处置程序,演练穿脱防护服、与船员交接、个人消毒、处置废弃防疫物资等一系列内容,守好港口防疫关卡,着力提高复工复产效率。


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业务合作
Copyright © chinaports.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56019号-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