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江苏省智慧港口建设推进现场会在太仓召开。会议提出,要通过大力推动全省港口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全面提升江苏省港口的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侯建宇主持,南京海关总工程师胡克宏、江苏海事局副局长李宏兵、江苏省港口集团副总经理谭瑞兵等参加会议。
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省货运物流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转换枢纽,其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对提升综合交通整体运行效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效率和服务水平,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牵引和促进作用。近年来,江苏省港口集团等大型港口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绩:太仓港建成江苏和沿江首个堆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推动码头运营效率大幅提升;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初步应用,部分港口码头在生产运营、安全绿色、疫情管控等方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多式联运模式初步建立,实现上下游物流节点作业协同和信息共享。
今年,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江苏省智慧港口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要坚持以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为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径,着力打造长三角智慧港口发展集群和全国数字港口创新发展新高地,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十四五”末全省港口智慧化发展水平总体步入全国前列,基本实现“服务一体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技术先进化”。
会议指出,江苏省港口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将新基建理念融入港口发展规划中,重构港口与生产服务、资源环境等关系,实现港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完善港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港口基础设施同步规划与建设,利用 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满足港口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的信息基础设施。要统筹加快港口码头智慧化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港口管理、生产、服务等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上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要强化数字赋能,全面提升港口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提升港口防疫数字化管控能力,将新一代技术手段与港口防疫要求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应用,汇聚整合、高效研判人、车、船、货疫情关键要素,科学精准做好港口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建设普惠性科技防疫平台,实现全省港口企业常态化科技防疫系统100%全覆盖,以数字化手段助力水路口岸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要提升港口安全生产数字管理能力,推进全省港口安全防控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全覆盖,提升港口设备设施安全智能监管能力,建立港口智慧安全主动防控体系。要提升港口减污降碳数字治理能力,利用激光雷达、视频AI等技术,构建持续监测、动态预警、精准联动的港口环境一体化智能感知体系,推广应用船舶污染物接收、港口环境监测等信息系统,支持港口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岸电系统、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建设。
会议要求,要深化要素融合,加快构建港口一体化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协同推动口岸智慧化建设,加快推进以港口为节点的多式联运一单制建设,加快构建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平台,支持港口平台经济规范发展。要强化统筹联动、协同联动,深化“产学研用”对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数据共享,加快建立健全智慧港口建设保障体系。
会上,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省港口集团、连云港港口集团、华设设计集团、苏交科集团等5家单位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观摩了太仓港集装箱智慧化码头和堆场运营情况,察看了港口防疫、安全、污染防治等治理管控系统以及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物流服务平台等智能化系统和平台建设情况。(厅港口处)